急性前列腺炎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八旬患者诊断前列腺癌,面对反复的病情与痛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可以植皮吗 http://pf.39.net/bdfyy/zqbdf/171102/5810324.html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泌尿外科教授与八旬患者,并肩与前列腺癌抗争。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往前列腺癌被认为仅仅只是一种西方国家高发的恶性肿瘤,但近年来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显示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年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约15.6/10万,其中一线城市前列腺癌发病率更高。

由于我国对于前列腺癌的筛查普及相对不足,很多前列腺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仍有所欠缺。为帮助广大患者了解前列腺癌的诊治,建立信心正确面对疾病,同时也为了让广大人群建立前列腺癌早防早治的意识,由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和医学界联合发起,拜耳公司支持的“医”面之缘“卫生命话新戈”前列腺癌患者关爱月特别活动,医院泌尿外科张宁教授,以及张教授的患者靳先生,共同探讨前列腺癌诊疗的相关话题。

哪些症状可能提示前列腺癌?

应该如何进行前列腺癌筛查?

主持人:靳先生,请问您在患病前有哪些不适症状?您是如何发现自己患病的?

靳先生:在诊断前列腺癌前,我自身出现的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等症状。当时经医生诊断,判断为前列腺增生,并服用了一些具有调节小便作用的药物。但是在经过2、3年治疗后,症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后经过穿刺活体检验,确诊为前列腺癌。

主持人:请问张教授,除靳先生所述症状外,前列腺癌还有哪些症状?以及哪些人群要尤其警惕前列腺癌的发生?

张宁教授:前列腺是男性特有器官,关于前列腺的疾病可谓是“小腺体,大问题”。我们知道,前列腺的结构相对复杂,分为外周带、中央带、移性带、前纤维肌肉基质带。早期前列腺癌通常会生长在前列腺外周部位,此时并不会产生明显症状。

随着肿瘤组织的不断进展并逐渐侵犯尿道可出现与靳先生类似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甚至可出现排尿刺激征或尿血的情况。若肿瘤组织侵犯到直肠,可引起患者出现排便困难。患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往往已经处于晚期,出现了局部进展或转移的情况。因此,前列腺癌可称之为“隐蔽的杀手”。

关于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首先是年龄,既往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表明,50-59岁、60-69岁和70-79岁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分别是11.6%、16.4%和23.1%[1],40以下的人群中,前列腺癌相对罕见。

前列腺癌是高度遗传性的疾病,遗传因素占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42%~45%[2],年龄>45岁且伴有前列腺癌或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的男性,前列腺癌患病率为3.5%,而无家族史的男性则为1.45%[3]。因此,对于存在前列腺癌或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的人群均属于前列腺癌高风险人群。

故而《前列腺癌筛查中国专家共识(年版)》[4](下称《筛查共识》)将下列人群归结为前列腺癌高危人群:

1.年龄>50岁的男性;

2.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3.年龄>40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1μg/L的男性;

4.携带BRCA2基因突变且年龄>40岁的男性。

主持人:请问张教授,目前有哪些手段可以检测早期的前列腺癌呢?

张宁教授:关于前列腺癌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肠指检(Digitalrectalexamination,DRE)

前列腺位置特殊,无法从体表触及,临床医生通过DRE可以了解患者前列腺的大小、形态、质地硬度、对称性、中间沟深度、表面光滑程度等情况,同时还可了解患者是否伴有压痛或结节,并对可疑病例进行进一步病理检测,但是DRE发现的前列腺癌患者,往往已进展致晚期。

2.血清PSA检测

研究显示,人体PSA水平与前列腺癌患病风险呈正相关,《筛查共识》中指出当受试者PSA<4μg/L时,建议进行每2年1次的随访;当受试者PSA≥4μg/L时,应及时通知到受试者本人或家属,并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和随访。

3.经直肠超声(TRUS)

TRUS已经成为临床使用最广泛的前列腺检查成像方法。其主要用于测定前列腺体积以及引导活检。由于TRUS在发现异常结节后无法对其良恶性进行判断,因此目前普遍认为TRUS不足以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或分期。

4.穿刺活检

医生获取患者前列腺活体组织,在显微镜下做进一步分析,帮助确定病人体内是否存有肿瘤细胞。

一般情况下,当患者血清PSA浓度≥4.0μg/L时,应配合做DRE检查;血清PSA浓度在4.0μg/L-10.0μg/L时,若DRE阳性,则应进一步做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若血清PSA浓度>10.0μg/L,均宜做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几经波折终觅“特效药”,

疗效产生波动无需过度紧张

主持人:靳先生,在您被确诊为前列腺癌后,您都进行了哪些治疗,效果如何?心态有何变化?

靳先生:在经过活体检验确诊前列腺癌后,我觉得天塌下来了。之后我先是接受了40余次放射治疗,但放疗的疗效不甚理想,PSA水平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还在缓慢地提升。后经医生判断,改为接受化疗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化疗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致使我无法继续坚持治疗,便停止了进一步的化疗。而后采用内分泌治疗药物进行治疗,也收效甚微。我在经历了近4年的治疗后,PSA水平始终处于反反复复的状态,并未得到有效控制。

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十分痛苦,严重影响到了生活饮食、睡眠等日常生活起居状态,当时我生理、心理压力非常大,就感觉是“一天天煎熬着”,后经医生建议医院接受治疗,张医生在了解了我的情况之后决定采用氯化镭[Ra]注射液为我进行治疗,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很快PSA指标便有所下降,非但没有出现接受化疗时所产生的那些不良反应,还使我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心情也变得开朗。

主持人:靳先生的治疗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请问张教授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遇到此类情况医生要如何为患者提供进一步治疗?

张宁教授:靳先生的治疗过程,我是非常了解的,也很理解靳先生在治疗过程中因疗效波动而产生的心理变化。现如今很多人听到“癌”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其实,有些癌症是可以治愈的,所以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保持一个开朗的心态来面对疾病。

PSA水平仅仅只是一个指标,在前列腺癌的治疗过程中除PSA水平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肿瘤标志物,对于疗效的判断要进行综合分析。除标志物水平外,还需对患者症状进行评估,当患者的生存时间以及生存质量不受影响时,“癌症”就仅仅只是个标签,没有实际意义。第三,就是要注意患者的影像学评估,要时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