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让人联想到了上世纪初臭名昭著的西班牙流感。虽然这次的流感病毒来势汹汹,而且还在不断变异,但人类的科技也在日新月异,预防和抵抗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已经大大增强。不过,您或许想不到,人类控制病毒传播的最有效工具或许是一件几乎人人都有的东西——手机。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确诊受感染者是控制病毒传播的第一步,确诊得越早,病毒造成的影响就会越小。那么,有没有可能利用一种简便易携的工具——比如说用我们身边的手机——就迅速确诊呢?
答案是肯定的。
手机在医疗诊断方面的应用早有先例,例如下面这款采用WindowsMobile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将美国华盛顿大学研发出一种超声波探头通过USB接口与手机相连后,便能够对肾脏、肝脏、膀胱等器官进行超声波检查。换用超声波腔内探头后,还可以进行前列腺与尿道检查;换用血管探头后,甚至能进行动脉和静脉检查。
与智能手机相连的超声波探头
探头拍下的高清影像会被存储进手机之中,然后发送给专业医师查看。在的发展中国家,这种快速诊断方法十分有用,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但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储存在手机中的超声波成像图
这种手持医疗诊断设备的原型,或许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播出的《星际迷茫》系列剧中的“医疗三录仪”(medicaltricorder)。
《星际迷航》中的“医疗三录仪”
当然,单用外接探头的手机是无法帮助医生确诊流感病毒的,要想实现这种功能,还必须给手机配备美国普度大学开发的一种特殊芯片。
“芯片上的实验室”
这种芯片又被称为“芯片上的实验室”(lab-on-a-chip)。顾名思义,它具备了生物实验室的一部分功能,比如进行聚合酶链锁反应、检测和判定某种细菌、病毒和癌症等。只要给芯片编写适当的程序,它完全有可能辨别出流感病毒。而且这种芯片很小,最大的才不过几平方厘米,可以轻松地整合进普通手机之中。
美国科幻作家格雷格·贝尔在年出版的小说《匡蒂科》(Quantico)中,也设想了一种类似的“便携实验室”,它叫WAGD,状如记号笔。小说里的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用它来检查可能含有生物武器的可疑物质:
她从大衣口袋里摸出一支WAGD,将它藏在衣袖里,然后迅速取下笔帽,在可疑物质的边缘抹上一层黏滑的凝胶。
确诊受感染者之后,还必须迅速找到与病人发生过密切接触的人群,手机在这方面也能“一展长才”。
日本总务省正在抓紧研发一种手机程序,以遏制流感病毒不断扩散的势头。该程序可以实时追踪并记录手机用户的位置,这样一来,一旦有某个手机用户被确诊,就可以调用移动运营商的数据库中的信息,查出这名用户过去几天曾到过哪里,接触过哪些手机用户,并立即给这些手机用户发出短信,告知他们下一步该采取什么措施。
虽然用手机追踪用户的位置有侵犯隐私之嫌,但它无疑是切断感染路径的最可靠且最迅捷的手段,对这次甲型H1N1流感、乃至今后全球性流行病的控制都会发挥巨大的作用。